专业介绍

1、创建时间及历史沿革

生命科学学院始建于1949年,是全国高校中较早设立生物学专业的院系之一。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在全国同类院系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和较强的实力。经过70年来几代人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传统和专业特色。生物学教学实验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学院为区域主要的生物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创新基地。近年来,学院大力推进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实力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目前学院设有生物科学、生物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科学专业为全国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是山西省品牌专业、山西省优势特色建设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与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联合开展“2+2”学士学位合作项目。

2、师资状况

一院三所现有教授45人,副教授54人,讲师49人,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13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到教师总数的80%以上。拥有基础生物学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精品课程2门,全国模范教师1名。专业教师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连续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指导教师一等奖等多项成果,入选山西省“**”、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山西省1331领军人才、山西省“三晋英才”等人才项目。

学院拥有5500平方米的教学和科研大楼,仪器设备总价值达4000余万元。其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示范实验中心。设有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生物与食品工程等本科教学实验室。学院还建立了多个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管理规范,实验条件齐全,本科教学质量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3、学科建设成就,科研成果及其应用,所取得的效益和获奖情况

学院现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硕士生物工程领域和食品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农业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色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山西省“1331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特色生物资源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山西省“1331工程”协同创新工程。

全院目前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近三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获授权专利20多项。近年来,学院教师在基础研究上水平的同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应用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与汾酒集团等企业合作建立了人才培养创新中心和多个研发中心,为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4、学院在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内涵建设方面的亮点和特色

学院在校本科生764人,硕士研究生391人,博士研究生64人。

学院以“研究性实践教学”为本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创新精神为核心,实践能力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依托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省重点学科,形成了科研引领教学,实践提升素质的培养特色和亮点。近年来,学院每年保送校内外硕士研究生20多名,考研率保持在50%以上,其中半数以上考入重点院校或国家级科研院所,还有许多赴国外攻读研究生,其中有40%申请了全额奖学金。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2%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学生获得的国家级创新性实验项目和校级创新项目、获国家和省级科技作品竞赛奖均居全校前列。

学院学术氛围浓厚,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精彩纷呈。学院经常举办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高水平学术讲座,每年举行学生实习成果展览。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为全校领先,考研率、就业率名列学校前茅。近年来,学院学生先后夺得山西大学 “青春杯”学生软式排球赛冠军,“希望杯”篮球赛女篮冠军,“栋梁杯”足球赛冠军。学生志愿者开展的“预防艾滋病青年同伴教育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已成为学院的品牌活动。

5、学术交流情况

近年来,学院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爱尔兰等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先后有30多名教师赴国外深造或开展学术交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重点院校建立了密切联系,并聘请了42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学院先后举办了多个全国性学术会议,每年举办多场学术研讨会或报告会,有多名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广泛的合作交流,促进了学院的发展,扩大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增强了学院的辐射作用。

6、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校友情况

武维华: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1982年1月毕业于山西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学专业。1987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植物生理生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委员、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常务理事、美国植物生理学会会员,《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植物学报》和《遗传学报》副主编等学术团体职务。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97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998年获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3月被聘为教育部首批“**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3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首都“五一”劳动奖章。

武维华先后在跨叶绿体被膜的钾氢交换调控及其对光合作用的调节、植物细胞G蛋白的生理调节作用机制、质膜钾离子通道的调控机制、植物细胞第二信使的分子作用机制、植物耐低钾/耐低磷/抗盐/抗旱等性状的分子遗传及生理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近10年来共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攀登计划专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课题、科技部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专项、“863”生物技术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教育部骨干教师团队计划项目、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专项研究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韩建书: 1983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学专业。现任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担任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副理事长、山西省酿酒协会副会长、山西省食品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微生物学会理事、山西省消费者协会副会长。1998年获得“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2006年获得山西省“杰出青年企业家”、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首届中国酿酒大师”等荣誉称号。

卢  欣:1985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生物系动物学专业。1997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组建武汉大学-西藏大学西藏野生动物野外研究站,并担任研究站主任。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教材2部。此外,还在科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全国和省市报刊、电台发表了100多篇科普文章,其中多篇获奖。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8-2018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51)7010599 传真:(0351)7018397
E-mail:skxy2004@sx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