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动态 | 学科建设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培养 | 科学研究 | 党务工作 | 团学工作
  生物科学系
  生物工程系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王兰 教授
发布时间:2010-10-12

王兰,女,汉族,山西太原市人,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宝钢教育教师优秀奖获得者,山西省教学名师,山西省精品课程《动物生物学》负责人,山西省“基础生物科学”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山西省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细胞与分子显微技术分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三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山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太原市小店区第三届人大常委。

教育背景: 
  1983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昆虫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动物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5至2006年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作为高级研究学者赴美国加州大学和旧金山大学研修。

教学工作: 
  承担课程:自1995年博士毕业至今15年来,一直承担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动物生物学》的主讲教师。另外,还主讲了《发育生物学》、《甲壳动物学》《生命科学纵横》等本科生、研究生及全校公共选修课课程。教学主要成果:宝钢教育教师优秀奖获得者,山西省教学名师,山西省精品课程《动物生物学》负责人,山西省“基础生物科学”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承担教育部教改项目1项,发表教改论文7篇,曾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山西省首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山西省巾帼建功标兵等。

科研工作: 
  先后主持科研项目2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课题15项,山西省留学基金2项,山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2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包括SCI核心期刊Chemosphere、Envieonmental Toxicology、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收录的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曾荣获山西省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山西省青年科学家奖,山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等。

近年来主持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1]镉诱导金属硫蛋白在华溪蟹组织细胞中的定位与原核表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
[2]镉诱导溪蟹主要组织器官细胞凋亡及分子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9;
[3]重金属对华溪蟹组织器官抗氧化酶的影响及遗传毒性,国家自然科学金,2006;
[4]镉诱导华溪蟹金属硫蛋白的分离纯化与基因克隆,国家自然科学金,2007;
[5]华溪蟹金属硫蛋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
[6]镉铅对溪蟹遗传物质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
[7]重金属对溪蟹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金,2001;
[8]镉诱导溪蟹金属硫蛋白的表达与基因克隆,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
[9]镉铅对溪蟹主要组织器官遗传物质的影响,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4;
[10]镉诱导溪蟹金属硫蛋白在细胞的定位与原核表达,山西省留学基金,2010;
[11]重金属对动物组织器官的毒性影响,山西省留学基金,2006;
[12]甲壳质的开发与利用,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2;
[13]甲壳动物发育生物学研究,山西省科技厅科研基金,2004;
[14]岩溶水矿化度与总硬度及SO2- 4生物降解途径研究,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院,2009;
[15]金属元素在汾酒酿造中的作用及机理,山西省杏花村汾酒厂,2007;
[16]汾酒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的探索与实践,国家教育部/山西省教育厅,2006。

人才培养:
 
  已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名,现培养30余名,在站博士后2名。其中王定星获山西省优秀学位论文奖;杨秀清和李涌泉分获山西大学富士康优秀学生奖;王金香获山西大学“创新挑战杯”第12届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奖;苏华丽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成果三等奖,山西省 “兴晋杯”科技成果一等奖;李薇获山西大学“创新杯”科技成果一等奖;于蓉蓉、李娜、李杏花等分获山西大学优秀毕业论文奖。

参加国际会议: 
  先后参加了第四十八届国际细胞生物学大会,第六届国际海洋污染与生态毒理学会议,第七届国际甲壳动物学大会,第十九届国际动物学大会,第二届整合动物学国际研讨会,第四届亚洲渔业研讨会,第五及第六届世界华人虾蟹类养殖研讨会,第一届国际毒理学大会,首届国际蒸馏酒发展论坛,第二届IEEE生物信息与生物医学工程国际会议等大型国际会议近20次。

实验室介绍:
  “典型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学效应与分子机制”实验室始建于1995年,现有教师10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8人,硕士学位者2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已毕业博士及硕士研究生35人,在读30余人。
主要研究内容:
(1)典型重金属污染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2)金属硫蛋白和壳聚糖的生物防护机理
(3)细胞凋亡与分子生态毒理
(4)环境检测与生物安全

主要学术发现点:
  ① 证明了长江华溪蟹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线粒体的数目、形态及大小在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中很不一致,随机能状况而变化,并非伴随精子的发生线粒体逐渐消失;发现了长江华溪蟹精子的顶体由高尔基体形成,而不是文献报道中提及的由粗面内质网形成;精荚两个,而非多个。为华溪蟹由海洋蟹类多元进化而来的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同时也为深入研究华溪蟹进化、受精生物学以及种子保存等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② 观察了精子发生、肝胰腺、心肌、肌肉、鳃等细胞的超微结构,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阐明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生化分析及DNA损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找到了检测重金属污染水环境的生物指示物及敏感细胞器,并建立了相关的指标参数;发现了重金属富集程度较高的组织及同工酶的变化与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表现在幼体早期夭折、成体营养不良或易感染疾病等,为经济虾蟹的安全养殖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撑;弥补了重金属污染单一指标的片面性和不足。从细胞结构、抗氧化酶、金属硫蛋白(MT)、DNA构象、分子克隆等方面综合分析,较为全面地评价了污染物生物效应。

③ 得出了镉的蓄积与金属硫蛋白(MT)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且呈现一定的时间-效应与剂量-效应关系。显示了肝胰腺或鳃中的MT均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检测镉污染。得到了纯度较高的华溪蟹MT,主要以单体及二聚体形式存在。为利用MT进行环境监测及重金属污染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获得了华溪蟹MT cDNA全长序列,阐明了镉诱导华溪蟹MT的一级结构,弥补了无脊椎动物MT研究的不足。

④ 探明了重金属胁迫可以导致组织细胞处于严重的氧化胁迫状态,引起线粒体损伤,进而诱发肝胰腺细胞凋亡;SOD、CAT、GPX活力和GPX/SOD、GR/GPX、CAT/SOD、GSH/GSSG、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能够灵敏反映重金属对水生动物的胁迫程度及毒性大小,可以作为水生态环境重金属污染程度的生物评价指标。

联系方式:
电话(Tel):086-0351-7011429(O),086-0351-7018796(Lab),086-0351-7011429(Fax)
E-mail: lanwang@sxu.edu.cn
地 址(Add):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邮 编(Pc):030006
 


 
 

 

[内部链接] 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山西大学-汾酒集团汾酒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
[友情链接] 国家基金委 中科院动物所 中科院植物所 中科院水生所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 清华生命科学学院 复旦生命科学学院 浙大生命科学学院 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

Copyright©2008-2010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51)7010599 传真:(0351)7018397 E-mail:skxy2004@sx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