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
农业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2年)
发布时间:2023-09-11 来源:


一、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农业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依托1949年始建的山西大学生物学学科于2010年获批。本专业学位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在学科现有专业特色研究基础上,依托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生物工程试验中心、山西特色生物资源与健康产业1331协同创新中心、山西酿造产业研究院、汾酒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和核酸生物农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等产学研项目平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培养研究生。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向简介

1.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服务山西农业与农村区域的发展、辐射全国涉农高素质人才的培育事业。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山西省内外食品素材研发与质量监测、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农业有害昆虫的综合防治、农艺研究与技术开发应用以及涉农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等培养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的高质量人才。

2.培养方向

本专业学位是与食品加工与安全、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等两个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前者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进行优质农产品或者优质食品原料生产、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监管等方面的研究;后者是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双向需求设置的专业(领域),包括农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两个培养方向。

(三)研究生规模(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本专业2022年招收研究生65人,目前在读117人。毕业46人,均获得农业专业硕士学位,其中,1名研究生通过山西大学申请考核,攻读博士学位;大部分毕业生与各科研机构、生物公司和中学等签订工作协议或灵活就业。获批山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1项,山西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2项。

(四)研究生导师状况(总体规模、队伍结构)

本专业采用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现有校内外导师86人,其中,校内导师47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占25%以上,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77%以上,96%以上导师具有博士学位;年龄结构平衡,35岁以下12人,占比25.5%;36 ~ 45岁24人,占比51%;46 ~ 60岁11人,占比23.5%导师专业素质优秀,人员结构合理,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二、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情况

队伍建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素质的研究生思政教育队伍是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建立研究生思政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思政教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优化研究生教学内容和方法。更新“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从育人主体、育人方式和育人效果三个层面把握新时代育人工作的总体要求,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全方位措施和协同推进下,基层党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成效显著,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二)思政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落实情况

本专业树立“一体化”思政观,建构“党建+思政”、“党建+专业”和“党建+互联网”的协同创新机制,以党建引领促进思政教育和发展。将思想政治理论、国情、社会道德、法律知识、职业道德等内容融入课程中,反映时代特色和思想精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觉,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专业课程思政新方式、新方法,实现课程思政在每一门课程中的有效落实。

(三)研究生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1.研究生支部建设

以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为切入点,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专题组织生活会、举办“讲述党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主题活动。通过各项活动的组织,推动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组织纪律性,加强研究生对党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

2.校园文化建设

师生联合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建立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了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第十届“一站到底”知识竞赛、趣味运动会和“宿舍之星”等校园文化活动,提高研究生的参与度与主动性,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执行力和管理水平,延伸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

(四)日常管理服务情况

以“固本培元、精准施策、增强实效”为原则,做好研究生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及时开展各类科研组会、生活组会,了解学生的需求与问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重视细节,注重沟通,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做到准确公正,有章可循,精准施策。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本专业课程涵盖食品领域从上游生产到下游检测涉及的知识以及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农业安全、农业生态与育种及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重要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培养了学生开展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可更好的从事相关专业的生产、管理、教学和科技开发及管理工作。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学生开展讲座,参与课程的讲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跨学科交叉应用能力。

(二)导师选拔培训

根据《山西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条例》、《山西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者科研成果要求的规定》和山西大学《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实施细则》等文件,学院学位评定分委会组织并通过学校学位委员会遴选本学科的硕士生导师,学校统一组织导师专门培训,由学科和科研团队资深导师帮扶,协调完成研究生的培养。

(三)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坚持务实求效,构建科学有效的制度机制。学习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师德失范行为预防与处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确保师德制度科学规范、务实管用;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坚持多措并举,做好日常教育督导,通过发掘典型,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效应,扎实推进师德建设工作取得成效,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质量保障。

(四)学术训练(专业实践)情况

依托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坚持“具备综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围绕服务山西、辐射全国的建设目标,根据导师们的研究内容凝练了杂粮加工、酿造业、乳品产业和生物资源多样性等4个特色研究方向,并建立了6个研究生实践基地。

(五)学术交流情况

开展“导师有约”学术讲座系列活动,邀请张建珍、裴雁曦等知名教授博导,通过分享自己科学研究的故事,让研究生了解自己从事的学术研究与国家、地区发展之间的关系;郭丹丹等同学参与了“学术5分钟”大赛,旨在弘扬科学精神、营造学术氛围、树立研究生学术典型、展现研究生学术风采;邀请了孔照胜、熊秋宏等教授开展多次线上线下学术交流和讲座报告,多名同学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开拓了学生科研视野,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六)研究生奖助情况

制定和完善了《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细则》、《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细则》、《研究生临时困难补助》、《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办法》等奖助制度,为公开、公正开展评奖、评优、资助工作打好了坚实基础。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措施

根据学科发展动态和社会发展特点,本专业学位在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和专业方向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积极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资源,加强案例和实践教学,每两年进行一次课程修订,合并类同课程,增加新课程,输入新的知识信息;学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采用“分层次管理”与“两阶段式培养”机制;校内与校外实践相辅相成,合作完成人才培养。2022年研究生在“山西检验检测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金逸康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省生物研究院”、“太原植物园”和“山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等地进行学习实践;同时,2022年获批了承建农业农村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杂粮与预制菜)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太原中心”,为专业实践活动和人才培养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五、学位点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分析及改进措施

1.随着山西转型创新发展需求,需要进一步增设研究生创新基地数量,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了解生产发展新方向,技术发展新需求,在更多的创新基地中获得全产业链知识和技术体系,全面发展。

2.针对学生就业情况,多方开展研究生就业指导服务,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除此之外,高水平项目和成果较少,鼓励教师加强国内外同行合作,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写作能力,提高科研成果产出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交流,增加相互了解和信任,经过创新团队的建设,进一步凝练学科发展方向。

1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8-2018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51)7010599 传真:(0351)7018397
E-mail:skxy2004@sxu.edu.cn